前段时间,北川河新区刚刚成交了890万/亩的“地王”,门源路三期又以800万/亩的价格挂牌,持续吸引着市场的关注。
为何地价会不断上涨?这里面有房价对地价的带动作用,究其根本是主城区土地日趋稀缺。
在西部地区,西宁这类河谷城市注定了土地稀缺,而青海人又都以在西宁有房为荣,就造成了目前的供需难题。
看一下西宁的兄弟城市兰州,土地比西宁还稀缺。
面对这一局面,2012年底,兰州启动“挖山造城”工程,目标是利用兰州城北地区的低丘缓坡,打造一个适合上百万人口居住的现代化新城,以缓解兰州日益紧张的城区可开发土地面积。
而今,很多兰州知名楼盘都建到了山上,比如兰州碧桂园、保利领秀山、兰州万科城等。七八千的精装房,只要解决好交通问题,刚需客群必然蜂拥而至,导致这些楼盘销量超高。
说回西宁,咱们还没到兰州那一步,毕竟还有西川可以拓展,但也不容乐观。
从近三年时间看,西宁每年大概出让1500亩的商住用地,虽然南川片区和北川河新区尚有不少土地储备,西宁主城区的现有储备用地的供应时间也没几年。
此外,唯一带来不确定性的就是高新区、东川工业园、南川工业园,尤其是规划调整后的高新区,具备一定的想象空间。但从每年1500亩的商住用地供应来看,这些区域即使规划调整,也很难改变主城土地稀缺的局面。
2020年,西宁楼市可谓是全国瞩目,大批品牌房企不断考察西宁。地价上涨,开发商通过公开的土地拍卖拿地已经越来越难,而且利润微薄。
很多房企已经意识到西宁主城区土地稀缺的局面,开始多种方式拿地。比如,2019年8月30日宁夏中房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取得城南新区一宗土地,折合单价137.81万/亩,远低于市场价格。
虽然可以如此操作,但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不能长期维持企业发展。而合作开发,在地价上涨的背景下,土地持有方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这么一来,西宁房企除了高价拿地,还剩两条路:1、去碰主城区的硬骨头,也就是旧城改造;2、在主城外囤地,坐等主城区土地供应枯竭。
第一条路的代表是中房和金座,中房涉足曹家寨片区改造,金座则介入杨家巷和乐家湾片区改造。
第二条路的代表是绿地和盈吉,绿地一口吃掉了河湟新区1600余亩土地,盈吉则在主城、河湟、多巴、鲁沙尔全面布局,土地储备近2000亩。
没有走这两条路的房企,接下来要么退出西宁市场,要么参加强手如云的公开市场土地拍卖,就像接下来的门源路三期。
伴随着主城区地价的不断上涨,热门区域的地价、房价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开发商转而开始进军“冷门板块”,比如城南新区、柴达木路、南川东路等区域。今年入市的住宅楼盘已经出现向“冷门板块”转移的特点。
今年以来,“冷门板块”的楼市消息不断,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MR.LIU也在持续关注这些区域的变化,看这些区域如何减少与热门板块的“产品代差”与“价格代差”。
不得不说,很多人买房依然局限于热门板块,但对比热门板块的房价和手中的资金,除了冷门板块外似乎也很难有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