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NEWS

赣州:数百亩土地流转建大棚 项目“流产”租金也“泡汤”?

时间:2020-06-16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来源 | 都市现场原创稿件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删除来源必究

近些年,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各地都在出台各种措施鼓励农民将土地进行流转,以便进行规模化种植。然而,最近,赣州市南康区的一些村民向《都市现场》反映,几年前,在当地政府的主持下,他们将土地流转给一家企业种植大棚蔬菜。结果留下的“后遗症”,让他们是有苦难言。

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的寨坑村,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山区村。2017年,寨坑村委会组织村民与一家名叫江西汇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村民们将土地流转给汇丰公司搭建大棚,汇丰公司再将大棚转包给种植大户种蔬菜。

双方约定,每亩土地每年租金500块钱,流转时间为5年。在整个寨坑村,一共流转了两百多亩土地给汇丰公司,可是3年时间不到,部分大棚就被拆除了。

村民彭恭信:“去年五六月份,当时拆大棚也没通知我们,租了3年只给了1年的钱,到现在也没把土地恢复。”

记者看到,不少土地都已经抛荒了,上面长满了杂草。更让村民心慌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他们还发现一些抛荒的土地上,被人栽上了秧苗。

一些村民说,既然之前租用他们土地的汇丰公司不再搭建大棚,也没再支付租金,那么,土地就应该归还给他们耕种。

村民介绍,当年,土地被流转后建设大棚时,汇丰公司对土地进行了平整,将原本用来分界的田埂铲除了,所以大棚被拆除之后,村民们因为无法确定自己土地的具体位置而无法耕种。

为此,他们们曾找到村委会,希望能够将之前流转的土地重新划界,然后村民再拿回去耕种。村委会的答复是,不管之前各家各户有多少土地,现在想种的话,得种十亩以上。

流转之后分田到户难 土地处置为何村民不知情?

自己的土地自己想种却不让种,现在又被其他人正在使用,耕种年限无人知晓,租金也没有着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记者在南康区横寨乡寨坑村采访时,《都市现场》记者遇到了寨坑村党支部书记罗太瀚。

罗太瀚介绍,之前租用村民土地的汇丰公司,在建好大棚后,因为经营不下去只好拆除了一部分,本来签订了5年合约的土地也不再租赁了,之前的确拖欠了两年的土地租金。但前段时间补发了一批,可能有个别账号的户名有问题,导致没有到账,但这些都可以在乡财政查到。

那么,为什么这些终止流转的土地没有返回给村民,现在又是谁在耕种呢?罗太瀚说,因为之前大棚拆除后,土地界线不清楚,所以无法分田到户。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村委会支付费用请人组织了复耕,变成了水稻田,目前由村里统一耕种。

罗太瀚介绍,因为村里对拆除大棚之后的土地进行复耕,花费了不少钱,所以不会支付租金给村民。可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及时征求村民的意见就匆匆决定了呢?罗太瀚解释,可能是因为村小组长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村民不了解。

而目前,寨坑村有一百多亩土地拆除了大棚后已经复耕,还有一半土地被抛荒。对于这样的情况,挂点寨坑村的南康区横寨乡纪委书记王华表示,乡里将会及时组织复耕。

对于土地流转结束后没有及时分田到户、将土地还给农民的情况,王华表示,这里面确实有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不过,虽然村委会统一耕种不会支付租金给村民,但是各种农业补贴还是会正常地发放,横寨乡政府会尽快督促指导寨坑村,将土地重新划分后交还给村民。

主播点评:充分尊重群众知情权 方能不留“后遗症”

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南康区横寨乡寨坑村这样土地流转被迫中止,因为耕地没有复原,田埂被破坏无法分田到户进行复耕等状况,留下的后遗症给农民带来了损失,也引发了矛盾。这样的问题,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也给我们相关的部门提了一个醒,面对这样的状况,对土地该如何处置等后遗症问题,还得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集思广益,早做准备,找到一个妥善的处置方法。不然,好心可能会办了坏事。对于此事,《都市现场》也将继续用镜头予以关注。



上一篇:打造示范样板!桐乡又一批土地整治工程复耕复绿

下一篇:北京市总投资184亿推进集体土地建设 58同城、安居客多元化产品提供一站式租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