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发力 多方打通稳外贸堵点
时间:2022-06-07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次随着重点区域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外贸企业供应链需求进一步凸显。如何破解复工之后物料吃紧等难题,保障复工复产不“卡”在半路上,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近期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接连部署,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地方层面也在积极推进,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应不畅等难题。业界建议,在稳“链”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固“链”,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外贸产业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通堵点 助力企业复工达产
随着复工复产推进,上下游企业需求旺盛,卡斯马汽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原材料库存基本消耗殆尽,急需一批进口钢卷通过内贸江运补给。得知该情况后,嘉定海关立即与口岸所在地吴淞海关开启联动工作机制,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与港区进行协调,该批车用钢卷及时运往重庆投入生产。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企业加班加点赶工,兑现停产期间积压的订单。而原料和一些关键零部件到货难成为困扰企业的难题。
有关部门密集部署,加大外贸保链稳链力度。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强调,“确定重点外贸企业名录和相关物流企业、人员名录,对生产、物流、用工予以保障,尽快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复工达产,保障外贸供应链稳定”。
具体举措包括,指导各地建立重点外贸企业服务保障制度,尽快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复工达产;全力保障外贸货物货运物流运输通畅,外贸企业可按规定申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并从海运、铁路、航空等方面,持续提高国际物流运力、口岸通关及作业效率,保障重要零部件、装备和产品运输。
此前,海关总署出台十条稳外贸举措,对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等作出部署。连日来,包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海口等多地海关都在发布新的举措,帮助外向型企业“稳链”的同时,也稳定信心。其中,长三角五地海关已联合发布通告,共同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
降成本 赢得更大生存空间
供应链不畅在影响企业生产的同时,还在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近期对外贸企业的调研显示,受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及陆运运费涨价等影响,不少外贸企业反映,今年的盈利能力继续呈下降趋势。
调研还指出,与头部企业尤其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在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海运、电力供应等方面的价格和获取劣势突出,订单减少、利润缩水更为严重。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资金链压力进一步凸显。
另外,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还在积极运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规则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并为企业降本增效。
强韧性 提高外贸整体竞争力
在保“链”基础上,如何固“链”,提升我国外贸企业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和挑战的能力,也成为业内关注重点。
兴业证券宏观团队海外负责人提出,面对供应链调整和外部动荡承压的环境,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更多是有关保持当前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如何向上优化产业链地位,企业投产和自主研发能力是未来产业链升级中的重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