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时间:2023-05-27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次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在5月26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国家水网主骨架由主网及区域网组成。其中主网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为输水大动脉,以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重要调蓄结点形成的流域区域防洪、供水工程体系。未来根据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需要,逐步扩大主网延伸覆盖范围,与区域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水网。二是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充分发挥长江、黄河等国家重要江河干流行洪、输水、生态等综合功能,加快完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三是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江河防洪治理骨干工程,形成南北、东西纵横交错的骨干输排水通道。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从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三方面作出国家水网建设重点工程布局。
《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这24个字系统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水网,怎样建设国家水网的问题。具体而言,系统完备,就是要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与综合利用、水生态系统保护等综合功能,构建互联互通、丰枯调剂、有序循环的综合性系统性水流网络。安全可靠,就是水网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显著提升,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幅度提高,能够有效应对特大洪涝、特大干旱灾害及突发水事件。集约高效,就是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效益要充分发挥,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要大幅提升,人口、经济、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绿色智能,就是要实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国家水网调度运行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循环通畅,就是国家骨干网及省市县水网实现互联互通,泄洪、排水、输水和循环利用能力要最大限度提升。调控有序,就是水资源调配能力要进一步提升,实现国家骨干网与省市县水网联合调度,有序调蓄河道径流,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