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阅官 NEWS

新任辽宁省代省长王新伟,对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有哪些重要论述?

时间:2025-03-03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据新华社3月1日消息,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3月1日决定,接受李乐成辞去辽宁省人民政府省长职务的请求,任命王新伟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王新伟,男,1967年8月出生,汉族,河南宝丰人,1991年9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工程师。王新伟长期在河南工作,曾任平顶山市湛河区委常委、副区长、区长,舞钢市市长,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安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市长等职。2018年9月,王新伟出任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两年后,2020年3月,王新伟升任河南省副省长。2021年1月,王新伟北上辽宁履新,担任省会沈阳市的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次月任市长。2021年10月任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2024年3月任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至此番履新。

今天,汇总整理了王新伟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

强化招商引资,着力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时任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引项目就是引资源。

要坚持项目为王,牢牢抓住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以产业项目为主攻方向,全面深入谋划项目,着力谋实先进制造业项目、外资产业项目、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和民间投资项目等,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数字赋能和绿色转型为牵引,大力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深化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赋能、清洁能源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品创新、产业升级。

要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聚焦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成长梯队,发展壮大头部企业,推动新兴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抓紧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瞄准细分领域、抢占发展“风口”,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要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大活动集中发力,加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乡情招商等,构建全过程跟踪、全链条服务体系,强化“四比四看”、“赛马”机制,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时效性、精准性和落地率。

要强化双招双引,积极引育龙头型企业、基地型企业、链主型企业等,打造专业园区,提高本地配套率;大力招引顶尖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等,形成主导产业与优秀人才双向奔赴的局面。

要当好项目建设“店小二”,坚持政策、要素跟着项目走,以优化审批流程为重点提供一流服务,以完善生产性服务平台、生活性服务平台、研发转化平台为重点打造一流环境,以“立即干、马上办”的劲头展现一流效率,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生态。(原题:王新伟到大东区现场调研项目建设时强调:强化招商引资,着力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来源:沈阳发布)

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
(时任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做到思想争先、发展争位、改革争效、开放争速、产业争链、环境争优、队伍争强,全面动起来、跑起来、干起来,迅速掀起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热潮,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走前列、作表率。

要明晰目标任务。坚持顶格推进、加压奋进,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00个、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压实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等“主阵地”作用,强化“谋立推建”,比落地、比服务,大力引育投资体量大、产业层次高、牵动力强的高质量项目,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效。

要突出重点方向。强化产业链招商,做实“链长制”,推动“5+3+7+5”20条产业链特别是8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平台招商,聚焦35个核心发展板块加快培育新经济,推进12个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和24个特色工业园区满园扩园,依托浑南科技城等“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创新开展“五型经济”应用场景招商,增强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韩国周、宝马供应商大会、德企沈阳行等经贸活动影响力;加强与央企深度对接,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扩大投资规模;有效整合闲置楼宇、停缓建项目等资源,变资源“存量”为招商“增量”;紧盯德、日、韩等重点国家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发挥驻外办事机构“桥头堡”作用,“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与国内外商会、协会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挖掘项目资源、推动务实合作。

要健全考核机制。围绕招商引资“八条赛道”,完善“赛马”机制,加大重大项目、项目落地率考核权重;加强跟踪推进,周调度、月排名,激励各个方面更加强化“争抢拼实”的精气神;注重结果运用,在招商引资一线发现、考察、识别、使用干部,进一步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要强化工作合力。落实领导包保、首席服务官等制度,对重大项目专班攻坚;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要素保障,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广泛发动力量,形成共抓项目、共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原题:王新伟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动员部署大会上强调:迅速掀起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热潮;来源:沈阳发布)

 如何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
(时任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

头部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建设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是实现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布局、做强产业能级。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聚焦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强化全产业链思维,坚持龙头引领、以园聚链、聚链成群,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为提高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科技型企业年增长率创造良好条件,为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要把握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产业跟人走、人随环境留的趋势,更加强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推进产业社区化、城市生态化、生活人文化、功能国际化,着力打造富有时代感、未来感和创新力、成长力的新型产业园区。

要科学有序推进,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园区设计,着眼于围绕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找准发展定位,明确主攻方向,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构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先行、生态建设先行,加快完善道路、管网、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以及5G、智慧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坚持以打造“三个平台”为前提,加快建立健全产业创新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研发服务平台,现代物流、检验检测、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平台,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生活性服务平台,使园区成为人才心生向往的地方,成为新产业新业态孕育成长的地方。

要加强精准招商,挖掘头部企业优势潜力,梳理产业链堵点断点,锁定招商方向,细化招商图谱,建强专业招商队伍,坚持“一链一策”“一园一策”,持续引进核心配套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以及科研人才、创新团队。

要做好要素保障,做实“一园区、一基金”金融支持体系,注重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认真落实兴沈英才计划,切实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落实政策、转型发展。

要强化包保机制,做到一个园区、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强化调度机制,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强化撮合机制,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对接合作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相互融合;强化督考机制,聚焦“赛道”开展“赛马”,形成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的浓厚氛围。(原题:王新伟:着力打造良好产业生态 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来源:沈阳日报)

 如何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

经开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主平台、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要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功能集成构建、资源集约利用,优化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功能配置、服务设施,注重依托头部企业,以“区中园”方式打造主业鲜明、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

要明晰产业方向,牢牢把握数字赋能和绿色转型大势,以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汽车零部件、食品等优势产业,抓紧开辟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数字产业等新赛道,聚焦细分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集中力量推进双招双引,逐个产业绘制招商图谱、制定行动计划,强化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商协会招商、平台招商等,大力招引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要提升承载能力,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法律服务、政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平台,科学布局医院、学校、商住等生活性服务平台,支持设立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及中试验证、孵化转化等科创平台。

要深化综合改革,做实“管委会+平台公司”模式,深化人事、薪酬制度等改革,强化激励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强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原题:王新伟在苏家屯区调研时强调 壮大主导产业深化综合改革 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来源:沈阳日报)

如何做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时任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

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市立足基础优势、着眼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打造的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完善产业生态,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生物医药强市。

要抢抓难得机遇,用好国家和省支持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发挥沈阳产业基础扎实、创新资源丰富等优势,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药用材料等方面,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要打造创新生态,构建利益联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搭建重点实验室、企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推进大学科技园、中试孵化基地等建设,以“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基础研究能力,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

要加快园区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做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注重完善水电气热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突出项目牵引,建好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

要强化要素保障,完善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留用、科技成果孵化等支持政策,优化金融服务,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创新混合用地等供地模式,助力企业增资扩产。

要加强招商引资,压实市、区两级“链长”招商责任,发挥头部企业、商(协)会带动作用,开展精准招商,加快落地一批高质量项目。

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条抓块保、市区联动,健全“链长”主抓、“链主”主建、专班主推的工作体系,完善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抓好统筹调度、跟踪服务,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落实,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原题:王新伟在调研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链时强调:着力完善产业生态,打造生物医药强市;来源:沈阳发布)

(文章来源:招商引资实务)
 


上一篇:清华博士陈宇航当选市长:努力做到对得起组织、对得起发展、对得起百姓、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

下一篇:决定升迁快慢的一个核心秘密:官场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