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体制内人员,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一、编制性质与经费来源
公务员
属于行政编制,直接服务于国家机关(如政府、党委等),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大多数不需要签合同,以委任制为主,还有选任制和聘任制,是名副其实的金饭碗。
公务员800万左右,事业编4000万左右。
事业编人员
属于事业编制,服务于公益性质单位(如学校、医院等),经费来源包括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
事业编制都需要签合同的,最少签三年,也可以签五年,满一个聘期再续聘,几乎没有不续聘的,但是毕竟是签合同,事业编需缴纳失业保险,公务员无需缴纳。
改革先改从事业编开始
事业编制一直在不停的改革,事业编分为全额(公益一类)、差额(公益二类)、自收自支(公益三类),公益二类和自收自支有改企业的风险,尤其是公益三类事业单位的稳定性是最差的,也是铁饭碗最容易碎的一类事业单位,已经很多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改成企业了。
现在高校,公立医院和公立幼儿园新录用人员基本都是控制总量人员(备案制),确切来说并不是实名制编制,之前的编制就是编制随人走,但现在是编制属于单位,不属于个人,为下一步继续改革做好了铺垫。
二、工资待遇与福利
公务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保障,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奖金等,全国统一标准,稳定性高。
事业编人员工资受单位性质影响,全额拨款单位与公务员类似,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单位绩效工资与单位效益挂钩,波动性较大。
公务员科员享有公车补贴(如每月500元左右),而多数事业编人员无此待遇。
三、晋升机制
公务员
晋升体系明确(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等),职级与职务并行,晋升机会更多依赖行政职数和工作年限。
事业编人员
晋升分为管理岗(1-10级职员)、专业技术岗(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和工勤岗,晋升更依赖职称评定或岗位空缺。
职称评定难度且有名额限制,导致很多事业编人员难以评上高级职称。
四、提前退休政策
公务员工作满30年或满25年且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可申请提前退休。事业编人员通常无法享受此政策。
另外还有另一个政策也不一样,就是公务员去世以后,补40个月抚恤金,事业编补20个月抚恤金。生死都有差别,这个比较令人扎心。
同一平台下,公务员必定优于事业编。
(来源:金陵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