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再添新平台
时间:2020-06-09来源:洛阳日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次近日,由我市发起编制的《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组建方案》在郑洛新自创区中率先通过省科技厅专家组论证。
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以下简称共性技术平台)依托洛阳智能装备产业优势,瞄准跨行业、跨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旨在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引入一批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带动一个创新产业(144.430, 1.48, 1.04%)集群,助力洛阳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强力支撑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联合多家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创新主体共商共建
共性技术平台将秉承“集聚资源、聚焦产业、面向市场”的建设原则,汇集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一拖集团、中信重工(3.530,-0.01, -0.28%)、洛轴、轴研科技(10.920, 0.31, 2.92%)、中航光电(36.780, 0.37, 1.02%)、洛阳中科信息(21.730, -0.16, -0.73%)院等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主体共商共建。
据悉,共性技术平台主要瞄准“2+2+1”智能装备产业体系。“2”即高端零部件及基础件、战略性新兴材料与成形技术,“2”即机器人(13.300,0.15, 1.14%)、智能制造成套装备,“1”即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加快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多要素联动,以及科技、产业、金融的多维度耦合,全方位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与市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建设,在建设经费、重大项目、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
搭建“一院一载体一基金多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根据组建方案,共性技术平台将按照“一院一载体一基金多平台”的组织架构进行搭建。
“一院”:设立河南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载体”:高新区管委会计划为共性技术平台配套3万平方米办公面积和10万平方米中试厂房、1000亩产业园区,由清研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洛阳)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一基金”:成立自创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2亿元创投基金和10亿元产业基金,针对洛阳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多平台”:建设一批专业化研究机构,包含专业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企业联合研发中心等,负责开展创新项目、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着力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综合性应用技术研发载体
在清洛基地原有研究团队基础上搭建智慧工厂技术平台,联合中信重工、格力机器人、杭州凯尔达机器人等单位搭建工业机器人共性技术平台,联合清华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洛轴、轴研所等单位搭建轴承产品平台……今年,共性技术平台将整合我市现有创新资源,以技术服务、产品培育、功能支撑为依托,逐步开展面向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未来远景可期。根据组建方案,经过3年至5年发展,共性技术平台将形成裂变态势:引进专家团队20个以上,实施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累计转化新技术、形成新成果80项以上;培育创新型企业30家以上,力争培育2家至3家“专精特新”企业,新培育2个至3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围绕豫西北、晋东南产业优势与特色,联合建设4个至5个高端智库资源集聚的研究机构,将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平台打造成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综合性应用技术研发载体,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