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 NEWS

牵住产业“牛鼻子”跑出发展“加速度”

时间:2021-05-11来源:人民资讯 作者:acetouzi 点击: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文图/记者王丽丽 唐红梅 宋建华 牟敏)14分钟组装一台SUV,这是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头屯河区)”)的汽车生产企业的速度;  棉花花瓣变废为宝,这是位于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新市区)”)的生物医药企业,使用“生物技术”魔法棒产生的“魔法”效果;  超高纯铝、多晶硅、航空铝基材料等,位于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甘泉堡经开区”)的新材料企业,生产的产品助力“新疆制造”升级;  一列列中欧班列满载周边国家的优质原料进入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合保税区”),深加工后再销售出去,提升附加值……  园区是承接项目、集聚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弯道超车的强力引擎。  如今,乌鲁木齐4个国家级产业园区,紧抓产业“牛鼻子”,跑出发展“加速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结构材料等产业集群正在崛起,产业园区的产品也从天山脚下走向世界。

“新疆制造”集群格局正在形成  走进经开区(头屯河区)的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生产车间,一只高4米、长2米的机械手臂正在进行挡风玻璃涂胶环节,这种机械臂相对于人工精准度更高也更加节约生产成本,以往这个环节需要3个人才能够完成。  公司制造部技术科科长成瑞和说,这条生产线能够同时生产60台汽车,日生产量30台左右,组装一辆最新款的SUV只需要14分钟左右。  如今,经开区(头屯河区)已形成以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上汽大众(新疆)汽车有限公司、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其产值占到全疆汽车制造业的97%。  作为西北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乌鲁木齐经开区成立于1994年,2011年与头屯河区区政合一为经开区(头屯河区),当时该区只有单一的传统制造业。

近年来,着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开区(头区)加大产业的培育,引进了一批重点企业,构建了以风电装备、汽车制造、智能终端、轨道交通装备、工程农业机械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如今,经开区(头屯河区)已是新疆确立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疆第一台风电装备、第一台乘用车、第一台隧道装备、第一部智能终端均在这里下线,填补了新疆制造业诸多空白,提升了新疆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  经开区(头屯河区)区委书记朱刚说,“十四五”期间,将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好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汽车等产业,培育一批十亿级、百亿级的企业和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市着力营造产业集聚效应,“新疆制造”集群格局正在形成。  甘泉堡经开区是乌鲁木齐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重要承载区。甘泉堡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柯南说,该区按照“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纵深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和碳基新材料产业群,助力“新疆制造”升级。

甘泉堡经开区夜景。(2020年拍摄 甘泉堡经开区供图)

 补链强链扩链 进军高端产业  不见热火朝天的干活场面,不闻锤敲电焊当当响的作业噪音,走进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电极箔公司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唯见一卷卷薄如蝉翼的化成箔从生产设备中缓缓“吐”出来。紧接着,智能化AGV机器人小车即刻到位,衔着箔卷来回奔跑,配合得天衣无缝。




上一篇:人民日报: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

下一篇:任海平:数据应用服务产业的发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