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沿海创办企业返乡发展特色产业
时间:2021-11-09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次“田间办企业,家家有产业,人人能就业,集体奔小康”,这是2020年12月黄金在当选修水县征村乡横坑村党支部书记时对全体村民的庄严承诺。
现年43岁的黄金,是一名有着10多年党龄的党员。他时刻铭记初心使命,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步伐,主动学习新本领,努力成为新时代农村实用人才,带领一方群众发展致富。
努力创业成功不忘回报乡里
上世纪末,黄金凭借着自身精明的头脑和敢闯敢干的精神,只身到沿海地区打拼,小有成就后,他在广州创办了自己的实体企业,其间还从事贸易工作,智慧和汗水为黄金赢得了第一桶金。
2011年,黄金回到修水注册成立了九江尚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组建了修水金海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带领征村乡横坑村村民参与发展200多亩原产地修水金丝皇菊。同时斥资千万元建设了标准化皇菊生产加工厂及产品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成为修水首个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金丝皇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合作成员42人。
就这样,黄金一边在修水发展菊花产业,一边到广州、北京、上海等地销售产品、做活品牌。
返乡当村干部创办实业带头致富
2014年,修水县村两委换届,黄金被推选为征村乡横坑村党支部副书记。组织和人民的信任,使得黄金更加有干劲和动力,他深深知晓身上负有责任,心中要有担当。单单依靠发展金丝皇菊还不能满足带领乡亲们奔小康的目标。黄金和村两委班子果断决定,由黄金担当产业带头人,从传统蚕桑产业求突破。黄金开始翻阅大量的资料寻找成功秘籍,同时到县内外学习借鉴蚕桑产业的经验做法。通过总结学习所得,他在心中谋定了一个发展蚕桑产业的新方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黄金带领合作组织开始了新尝试,建基地,建标准化养蚕大棚。说干就干,很快就建成了修水县第一个科技创新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蚕桑基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家庭化养蚕方式,而且养蚕批次也从以往的每年3∽4批次增加到了8∽10批次,同时解决了传统养蚕方式的费时费力,养蚕数量提高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这一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推介,修水县征村乡横坑村的蚕桑基地已经成为全县的示范基地。
不断学习产业做大做强
2016年,国际经济危机席卷市场,黄金所在的农村蚕桑产业也未能例外。对此,黄金毅然决定,再次到外地学习和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待到机会成熟时再回乡发展崛起。
阴霾匆匆散去,经历了失败教训的黄金,更加睿智和沉稳。他先后到江西省农科院和省蚕桑研究所拜访专家教授,虚心请教学习掌握蚕桑种养的技术,并与他们建立紧密联系和技术支持扶助方式。2018年,黄金再次回到修水从事蚕桑综合种养和深加工。
同时积极与江西大成仓茧丝绸有限公司对接,最终寻求到了融合机械化、省力化养蚕方式,效率比过去翻了两番,并探索集中大棚大蚕共育防病害保产量的科学创新方式。这一做法也在全县广泛推广,蚕农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全县农户栽桑养蚕积极性高涨,全县桑园面积达9.6万亩,实现年养种近5万张,总产值2亿余元。
黄金还积极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深入挖掘蚕桑行业的纵深发展,探寻桑树枝叶的综合利用。2018年成功研发出了“桑芽菜”,并积极与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对接,研究出桑树枝种植食用菌类,努力增加蚕桑行业的附加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因此,黄金被评为2019年九江市第七批“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农村实用人才。
黄金发展的优质原产地金丝皇菊基地和蚕桑基地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每年获得项目扶助资金10万余元。黄金把上级扶助资金作为产品科研经费,在壮大产业的同时,积极抢抓新机遇,研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
2020年12月,在村民的一致推举下,黄金当选为修水县征村乡横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县十七届人大代表。
黄金当选后,积极走村串户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和产业发展状况,并和两委班子深入各自然村和屋场实际掌握村民产业发展动态,根据当地实际,黄金坚定提出大力发展蚕桑、菊花产业,坚持走“农业产业化,产业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新路子,切实让农民变工人,农村变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