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同君:“把大数据变成新国资”是抢滩数字经济赛道的重要抓手
时间:2025-03-14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次
3月12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河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数据显示,河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1.3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数量及营收均显著增长。
可以说,河南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单”,当然,这是近年来河南省在数字经济产业升级方面突围的结果。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们必须承认,未来,以数字经济为载体的经济业态,将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具象的赋能中大大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
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上官同君认为,数字经济未来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将会扮演核引擎的角色,1.3万亿元营收突破标志着河南正逐步实现从传统的农业大省向数字经济强省转型,像高技术产业快速崛起,其底层逻辑是河南在数字经济转型方面给予了政策引导与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升级、产业集聚与协同、人才引进与培养等硬核支持。未来,长期主义发展数字经济还需要继续加大相关产业的研发投入,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平台、据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出台政策保障等,推动数字经济再上新台阶。
从数字经济对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技术先进等显著特征,其快速发展是河南省产业结构由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转变的加速器,利于提升数字经济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提升经济创新能力。数字经济风起云涌,将直接促动河南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这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强支撑,促动经济体系创新升级;
三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数字经济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市场前景,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就业结构优化和就业质量提升,能够有效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崛起,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面前,未来河南省各市县区需要以数字经济当前的阶段性发展成果为契机,锚定数字经济新赛道,抢滩机遇,迎“风”而上:
一方面,强化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强“算力-算法-数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包括提升5G网络覆盖为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夯实网络基础、构建大数据平台赋能资源配置优化、推广各种智能化设备辅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依托数字技术发展智慧制造新业态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
另一方面,摸清传统产业现状及短板,加强人才培训,提升数字人才在传统产业中的比重,并着力在创新能力方面重点突破,搭建创新融合新模式,用技术手段维护数据安全和企业隐私,形成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闭环。
在落地路径上,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上官同君认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未来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势必将迎来结构性变革。数字经济涉及技术攻坚、转型升级、创新突破、人才梯队配置等难题,因此,促动当前各地方政府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前提是,摸清数字经济在当地发展的“家底”,有的放矢地逐步盘活或重构一度“沉睡”的数字资产。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创建数字“军团”,打破产业数字化的技术壁垒,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筑牢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应用场景、要素供给等“地基”,又需要找到核心抓手,梳理数字资产,明晰发展方向,用活地方政府压箱底的大数据局或大数据局有限公司,可以将“破解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过渡”作为核心突破点,重要抓手是推动做实“把大数据变成新国资”。
大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大数据产业可以带动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而“把大数据变成新国资”是让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过程,地方政府可以对当地的大数据进行采集、整合、治理和资产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数据资源支撑,再考虑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推动地方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这需要,一是收集地方发展数字经济的各类大数据,并入数据资源池划分数据所有权,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二是将数据转换为可以交易的数据报告、数据分析、数据服务等,让这些数据产品产生价值,再采用数据资产入表的形式为资本运作打下基础;三是数据资产可作为地方政府大数据局或大数据局有限公司的价值产品,以质押物的形式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抵押价值。
这是狭义的数据资产经营。广义的数据经营就是要认真分类梳理、策划、包装、经营大数据产品,在保证数据资产安全的前提下,让数据资产能够市场化经营获得收益,为县域增加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国资。如何激活县域新国资?这是当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也是当前地方政府破解土地财政从股权财政过渡新国资可以进军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