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在这...
时间:2021-05-22来源:中创集团ZDVC 作者:acetouzi 点击: 次5月19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
对照国家、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以及国家、省赋予广州的重大定位和任务使命,《纲要》提出了两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朝着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阔步迈进。“十四五”时期,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取得决定性重大成就,创新之城、实力之城、枢纽之城、机遇之城、智慧之城、品质之城更加令人向往。
图/广州发布
《纲要》共17章79节,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全文超过10万字。其中第三章明确提出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纲要》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现代服务业强市。
01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全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纲要》提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打造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赋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其中,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着力推动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提升“研发—临床—中试—制造”全产业链集群协同创新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建设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服务中心,发展壮大生物药、现代中药、化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康养产业,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高地。
中创集团旗下广东医谷是医疗产业集群服务商,集医疗产业孵化器、医疗项目股权投资、医疗产业生态服务为一体,构建“产业集群-孵化创新-专业服务-股权投资”的全产业链创新生态体系,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医疗产业创新中心!
二、加快发展新兴优势产业
《纲要》提出将推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其中,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以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为主攻方向,推动先进基础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和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发展高端日化产品,打造国内一流“新材高地”、“美妆之都”。
中创集团旗下广东材料谷是新材料产业生态运营平台,以“建企业之家,筑科技之城”的理念建设新一代高新产业园区。一直以来怀揣“新材料,中国造”的产业使命,专注于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专注于推动新材料进口替代项目的落地,专注于新材料企业上市孵化。
三、前瞻布局发展未来产业
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行动,大力发展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前沿产业。
02
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入实施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发展壮大高技术制造业,推动“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促进优势特色产业赋能升级
《纲要》提出要推动汽车、电子、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向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迭代升级...实施特色产业集群“1+2+N”数字化转型行动,共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创新中心,引导企业集群式“上云上平台”,打造“云”上产业链和虚拟产业园,实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升级。
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壮大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协同发展。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体制机制...整合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产业链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
中创集团集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围绕人才链和创新链部署孵化链、完善服务链,集聚“产、学、研、用、投、政、金、媒”等各方面的产业创新资源,打造以六众平台为基础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入驻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服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在政府创新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实现“六链融合”,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产业创新中心。
三、深化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平台型企业、龙头骨干企业等开展工业设计、系统集成、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四、建设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标准、计量、认证、专利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广州制造”“广州标准”“广州品牌”竞争力、话语权。
五、强化先进制造业要素保障
强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务,提升制造业根植性和竞争力。推动工业用地提容增效,推广新型产业用地模式,“十四五”时期,全市用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用地面积力争不少于240平方公里;加强621平方公里工业产业区块管理,维护发展空间底线。
中创集团旗下中大创新谷是新制造产业集群服务商,专注于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三大领域,通过技术转移、科技金融、产融对接、创新人才等多个维度服务,加速创新企业成长,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03
优化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推动产城融合、产创融合、数产融合
按照战略规划、科学布局、重点突破的要求,依托重大交通枢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园区,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产城融合、产创融合、数产融合,打造动力源和增长极,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一、统筹重大产业功能区布局建设
构建“一核引领、两极带动、三港辐射、多点支撑”的产业功能布局,推动数字经济、创新经济、枢纽经济、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沿江、东南部、西部三大产业带,实现产业协同互补、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一核引领:依托中心城区建设数字经济核心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以数字赋能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引领全市打造智慧之城。
两极带动:发挥国家级开发区优势,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东部、南部创新经济增长极,带动全市打造创新之城。
三港辐射:发挥空港、海港、铁路港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枢纽经济,增强高端要素集聚配置能力,打造支撑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之城。
多点支撑: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功能特色,支持重点产业平台创新发展、提升能级,加快建设价值创新园区,形成错位联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二、构筑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
突出抓好南沙“一把手工程”,做强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强化中心城区和南沙战略连接,夯实建设用地、基础教育等发展根基,建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区和示范区。
广东医谷·南沙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市重点工程及重点扶持单位, 坐落在广州南沙自贸区 ,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配套国家级公共实验室、检测室和第三方医药物流平台,园区以基因治疗、疫苗、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免疫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为产业方向,拟引进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500家 。
此外,《纲要》还对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加快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产业进行了明确规划。
上一篇:发展产业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