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专业招商的产业生态?丨智库谈专业招商
时间:2025-03-25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次传统的地方招商常陷入“抢企业、拼政策”“挖到篮里都是菜”的内卷式竞争,如同在沙漠中争夺水源,最终会导致资源内耗、产业同质化。我认为,要通过系统性、生态化的招商策略,形成“热带雨林式”招商生态,让地方经济像热带雨林一样,形成“生物”多样、相互依存、生态循环的招商生态圈。
产业集群的核心不是单个企业的强大,而是生态系统的繁荣。本文将从产业与招商联动和谐的生态视角切入,解析地方政府如何通过专业招商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是从自然生态学的理论延伸出来的产业生态学概念,即自然生态的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要求产业生态、招商生态、营商环境多生态圈叠加、融合、赋能的多极化产业生态圈,并契合招商生态体系建设,最终形成“热带雨林式”繁茂的经济生态空间。
地方政府在构建产业生态中,需通过专业招商实现三个目标:
一是多元主体共存。大企业为“乔木”、中小企业为“灌木”、初创企业为“草本”,形成梯度互补;二是产业链闭环。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下游服务无缝衔接,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创新自循环:技术、资本、人才自由流动,催生“化学反应”。
这可以对标深圳南山区的“科技雨林”模式,通过引入华为、腾讯等巨头,孵化大疆、优必选等创新企业,配套科研院所和创投基金,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的全链条生态。
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最大的刚需是先优化产业结构,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以及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这是构建产业生态的基础。再融合匹配专业招商生态体系。过程中,政府需要掌握四个核心要素:
一是顶层设计,从“政策洼地”到“生态高地”。传统招商依赖税收减免等单一政策吸引企业,但产业生态构建需以系统性规划为前提。地方政府需将产业生态目标纳入“一把手”施政纲领,明确主导产业、链主产业链、不同类型产业占比、空间布局、资源配套等战略框架,可以采用“产业地图+链长制”,由书记或市长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统筹协调跨部门资源。
二是精准“物种”引入,从“捡到篮里都是菜”到“按需引种”。产业招商需基于地方禀赋筛选目标企业:一方面,强链补链:围绕主导产业缺口,定向引入上下游企业,培育和引进链主企业,以及那些产业链纵横领域植被丰厚和广阔的产业链集群,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另一方面,跨界融合:推动“产业+城市”协同发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产城融合、互动的基础。产城融合不仅能促进产业和城区的发展,而且还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三是土壤培育,从“输血式扶持”到“造血式赋能”。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完善,如建设产业园区、物流枢纽、5G网络等硬环境;服务配套完善,如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提供法律、财税、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注入金融活水,联合金融机构开发“供应链金融”“科技贷”等产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四是从“政府主导”到“市场驱动”。构建产业生态,对于市域和县域政府来说,首先要解决政府与市场的“生态关系”,政府引领市场,但不干预市场,市场契合政府政策,配置优化资源,政府与市场相辅相成,共建产业生态,驱动市场活力。与此同时,政府需由管理职能转化为服务职能,通过以下方式激活市场活力:第一,搭建平台,举办行业峰会、技术对接会,促进企业间合作;第二,政策杠杆,以研发补贴、人才公寓等“小切口”政策,撬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第三,实行容错机制保障,允许试错空间,鼓励企业大胆闯、大胆试。
在当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构建“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其终极目标是构建产业生态与招商生态、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产业经济生态圈。产业生态的根本是优化招商生态的基础环境,而招商生态是产业生态互联互通的和谐生态体系。
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绘制“生态图谱”。包括对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本地土地、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禀赋;对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可对标同类区域,找准差异化定位;绘就生态蓝图,明确产业“核心物种”龙头企业、“关键种群”配套企业等,构建共生共融的关系。
第二步,动态“生态运营”。一是精准滴灌,对龙头企业“一企一策”定制服务;二是生态监测,建立“产业健康度指数”,跟踪企业存活率、产业链本地配套率等指标;三是自我迭代,定期淘汰低效企业,用环保标准、技术标准、转型升级标准等倒逼企业,引入新业态。
第三步,构建“生态飞轮”。通过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企业,配套企业降低龙头成本,成本优势反哺龙头竞争力,形成正向循环;通过品牌的扩张效应和品牌外溢,形成产业整体的规模效应。
需要注意的是,也需要警惕“生态陷阱”,也就是政府的角色边界要清晰,不能模糊,无论是构建产业生态还是招商生态,都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牛不喝水强按头”肯定不行。在推行中,一是避免“人工造林”式招商,强行引入与本地禀赋不匹配的“高大上”项目,导致“南橘北枳”;二是防范“物种入侵”,警惕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破坏生态平衡;三是拒绝“过度干预”,政府需从“植树者”转为“园丁”,通过修剪枝叶(优化政策)而非拔苗助长。
结语
当今,区域经济竞争从“拼政策”转向“拼生态”,地方政府唯有以专业招商为犁,深耕产业土壤,才能培育出“乔木参天、灌木繁茂、草木葱茏”的热带雨林式生态。
“战略不是研究未来做什么,而是决定现在做什么才有未来。”我认为,构建产业生态、招商生态,正是地方政府在当下锚定未来的关键棋招。从“热带雨林式”产业构建到“专业招商”的跃升,是升维竞争,均在一个自然绿色的生态圈内融合赋能。产业生态的多样性与“热带雨林”的生态多样性是共生共荣的,从本质上体现了产业生态的“专业性”和专业招商的“生态性”。